八种常见薄膜凹印故障的成因、对策
http://www.packltd.cn 时间:2019年6月17日 关注数:720 次 |
摘要:本文全面的整理了薄膜凹印过程中常见的八种故障的成因及对策,方便大家遇到问题时进行查看。
本文全面的整理了薄膜凹印过程中常见的八种故障的成因及对策,方便大家遇到问题时进行查看。
八种塑料薄膜凹版印刷故障的排除
1、套色不准
(1)薄膜张力变动,使纵向印刷套色变动。
应调整各张力控制装置,如调节放卷装置的卷筒制动器;合理设定辊筒的转速;提高辊面摩擦力;调整复卷机的卷取张力等。
(2)印刷滚筒有径差,一、二、三色印版滚筒的直径依次增粗或减细,引起纵向印刷套色变动。
应重新制版。
(3)规矩线密度不足,印刷套色纵向偏移。
应调整光电管的敏感度及排除印版的糊版故障。
(4)导辊不平行,印刷压力不均衡及印版滚筒和印压滚筒的锥度等问题,导致薄膜横向摆动,单边松弛,引起横向套色不稳定。
应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5)印版滚筒轴端的调整螺钉松动,引起横向套色不稳定。
应重新调整螺钉的松紧度。
(6)如果胶辊和花辊的接触压力太大,印刷图案会产生双重花纹。
应调整接触压力,使印制的花纹清晰。
2、印刷表面有斑点
(1)油墨粘度太低或流动不良。
应适当调整油墨粘度,使油墨的粘度适中且流动性良好。
(2)印版深度太深或刮刀角度调整不当。
应适当调整刮刀角度,或重新制版。
(3)印刷压力控制不当。
应适当调整。
(4)印刷物表面静电太多。
应消除静电。
(5)油墨干燥不良。
应加强干燥,如改善通风和烘干条件等。
3、印刷表面起泡
(1)如果油墨表面已经结皮,而内部油墨未干,一旦冲破结皮后会形成火山喷口状的泡孔,这主要是由于快速干燥造成的。
应采用低温—高温—低温的干燥工艺路线,并尽量采用缓干型油墨。
(2)印刷过程中,油墨斗中会产生大量气泡,气泡附着在印辊上,使印刷图案的网点局部消失或弄脏图案。
应使油墨保持适当的粘度,要尽量降低油墨的落差,并采用循环泵,防止气泡进入油墨内。
4、印刷表面有梨皮花纹
如果在已干燥的印刷面上套印时,底色油墨被溶解并与第二色油墨发生部分混合,印刷表面就会产生梨皮花纹。
一是适当调整油墨粘度;二是正确控制干燥速度;三是合理确定版深。
5、油墨吸收不良
当制品薄膜表面多色印刷时,在一种颜色的涂膜上印刷第二种颜色的油墨时,如果吸收不良,就会使油墨转移后的网点一个个成独立状态,形成网点色泽较深,其他部位色泽较浅的不匀称现象。这与油墨的转移量或不调和等问题无关,主要同转印后网点油墨的扩散有关。
对此,一是在第二色油墨中使用滞后溶剂;二是尽量使第二色油墨刮刀位置向印压方向移动靠近;三是第二色后的油墨应尽可能轻压;四是适当加深第二色的版深;五是在底色油墨中使用还原剂;六是适当提高印刷速度。
6、印辊磨损太快
(1)刮刀太厚。
应改用较薄的刀片。
(2)刮刀与印辊的接触压力太大。
应适当调整两者的接触压力。
7、刀片磨损太快
(1)刀片太薄。
应改用较厚的刀片。
(2)刀片与印辊接触压力太大。
应适当调整两者的接触压力。
8、版网堵塞
(1)印刷过程中,随着溶剂的大量挥发,油墨粘度增大,导致网线内部油墨干涸堵塞。
应定期清除干涸的油墨。
(2)当刮刀的位置距印辊较远,版辊直径较大或版辊进入油墨槽的深度不够时,从机中吹出的热风影响到版辊表面的油墨,容易造成严重堵版。
应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3)油墨中混入杂质造成堵版。
应清除杂质及过滤油墨。
(4)印刷过程中,操作温度太高,导致版辊网线中的溶剂挥发速度太快,造成版网堵塞。
应设法降低操作温度。
(5)版辊网线蚀刻深度不适宜。
应重新制版。
(来自:包装企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