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BOPA制膜成品质量控制及检测
http://www.packltd.cn 时间:2019年11月19日 关注数:875 次 |
摘要: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英文简称为BOPA, BOPA薄膜是生产各种复合包装材料的重要材料,目前成为继BOPP、BOPET薄膜之后的第三大包装材料。
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英文简称为BOPA, BOPA薄膜是生产各种复合包装材料的重要材料,目前成为继BOPP、BOPET薄膜之后的第三大包装材料。
BOPA薄膜的生产原料是以聚酰胺6(尼龙6)为原材料制成的。聚酰胺分子内含有极性酰胺基(-CO-NH-),其中的-NH-基能和-C=O基形成氢键,氢键的形成是聚酰胺具有较高结晶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所有聚酰胺中的分子都能结晶,还有一部分非结晶性的聚酰胺存在,这部分非结晶性的聚酰胺分子链中的酰胺基可以与水分子配位,即具有吸水性。
由于BOPA薄膜具有极优异的印刷性,对气体和气味具有良好的氧气阻隔性、耐高温、耐穿刺和耐撕裂性,防油脂碳氧化物的防化学性,适用温度范围广泛(-60℃-150℃),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被广泛应用于油性食品的包装和高温蒸煮袋包装。在实际应用中,很少单独使用尼龙膜包装物品,通常是将尼龙膜作为印刷表层和其他材料复合使用或用于夹在其他材料的中间层以获得较优的综合性能。
BOPA薄膜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产成品的外观尺寸质量和薄膜的内在性能指标。
一、外观和尺寸:
A、外观:塑料薄膜的外观主要包括薄膜清洁度、平整度和色相等。
包装用膜对外观有较高的要求,一般不允许有外来杂质、油污和褶皱等缺陷。
B、尺寸:尺寸主要是指塑料薄膜的厚度,其次是薄膜的宽度和长度。
1、薄膜清洁度:指薄膜中不应有杂质、异物、油污等;
1)晶点、凝胶、滴化物:
①原料或母粒中有大分子链,挤出系统无法熔融;
②挤出系统温度过高,分子交联生成大分子链;
③熔体在熔体管线中停留时间过长;
④过滤器温度过高或过滤网目太大。
2)黑点:
①原料本身不干净有杂质或糊料;
②挤出系统温度设置过高生成糊料或挤出系统有死角生成糊料而未被过滤器过滤掉。(包括可擦掉黑点、脏点、白点等)
3)油污、油斑:这些大多来自牵引轨道,润滑时间、油量不合适,轨道中有膜片甩油,或是机械故障,油污一般出现在大膜的边部。
4)水印:(水痕、印痕);顾名思义是水在大膜上留下的印迹,主要是除水辊除水效果差。
5)异物:在形成薄膜后到分切成产品过程中由于静电等原因吸附在膜上的外来物质。
6)蚊虫: 膜卷内有灰尘甚至小昆虫、蚊虫等异物,薄膜在分切过程中,需要被重新打开然后再复卷,这就为外界异物的进入创造了条件。
2、平整度是:指膜卷表面应平整光洁,无皱折,无暴筋、凹坑,膜卷端面齐整等;
1)暴筋、软皱:暴筋是由于薄膜厚度公差偏厚累积而在膜卷表面形成的明显突起。这主要是薄膜自身质量导致。
①大膜卷平整度差,分切后厚度公差积累而造成软皱、暴筋现象;
②由于分切张力和接触压力不合适。
③纵向软皱,纵向厚薄不均引起纵向收卷凹凸不平。
2)褶皱:
①大膜卷平整度差;
②分切过程中有停车,大膜吸潮起皱形成褶皱。
3)端面不齐:指膜卷端面上有部分薄膜错出的现象,是薄膜在收卷过程中发生滑动或薄膜宽度发生变化所致产生于收卷端面高低不平。
①大膜卷平整度差;
②分切过程中有停车,在开车时膜由于静电膜有漂移;
③收卷张力小;
④大膜在刀槽辊中未展平。
4)翘边:翘边发生在薄膜收卷的边缘位置,是偏厚的薄膜边缘经收卷叠加使边缘部位翘起。
①环境湿度过大;
②分切刀片不锋利;
③纸管直线度差或端面有缺陷。
5)边软:(荡边);大膜厚度差,有偏薄现象。
6)擦伤、划痕:由于膜与之接触的辊不同步或辊上有突起异物而在膜表面造成的缺陷,可能出现在主线部分,也可能出现在分切过程中。
7)划伤:与膜接触的辊上有尖锐的突起把膜划伤、划破。
8)底皱:底皱仅仅发生于薄膜收卷开始的一段长度中,表现为起皱和条纹多而深,其产生由多种因素所致。
9)纵向条纹:指膜卷表面形成环向肋线状的条纹。在分切、复卷过程中大量空气夹入和累积厚度公差不佳是产生纵向条纹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程度较为严重的条纹就很难消除。其原因之一是分切速度过快导致。一般来说,在高速下最容易发生纵向条纹和错层等质量问题。
3、色相:是指薄膜无色差,色泽均匀。
1)色差:指从端面看膜卷颜色相差太大。
2)色泽均匀度:膜卷色泽参差不齐出现深浅不一现象。
4、尺寸偏差:GB/T20218---2006标准
1)宽度偏差:宽度偏差为0,±4mm。
2)厚度极限偏差:为±10.0%。
3)厚度极限偏差:为±6.0%。
4) 接头数目及每段长度: 每卷薄膜接头数应少于2个。每段长度应大于1000M, 接头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
其余除上述外观要求外,尼龙膜外观质量还应符合GB/T20218---2006标准规定要求:

综上所述:薄膜的外观质量有以下几点原因形成:
原料是否干净,物性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挤出系统参数设置是否合适;
厚度控制是否达标;
设备是否有故障;
分切参数设置是否合适,分切区温湿度是否控制在合理范围。
制膜、分切环境、人员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求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①严把原料、再造粒料关,品质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必须选择质量良好的原料、再造粒料,严格检验有关指标,(如含水量、粘度、熔融指数、灰分等)。力求原料、再造粒料纯洁、稳定,此外要尽量减少原料的变化;
②定期、有计划的检查设备状况,及时更换设备易损件,制定合理检修计划,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切忌设备"带病运转",尽量避免出了问题再去解决;
③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定期校对、检查设定参数的准确性,要根据气侯、原料变化,产品、地域的不同要求,及时调整工艺条件,一旦确定了工艺条件,就需要严格操作,控制无误,不得随意更改和调整生产工艺,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
④加强车间内部清洁,保持车间干净灰尘、悬浮物等,控制车间温湿度确保生产环境和人员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求;
⑤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判断排除故障能力。
二、内在性能: 包装用塑料薄膜的内在性能包括物理机械性能、光学性能、热性能、阻隔性能等。
1)厚度um、平均厚度um、平均厚度公差,%:(按GB/T6672---2001标准规定)
厚度的均匀性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
B0PA薄膜检测厚度、平均厚度和平均厚度公差,而归根到底是整个膜片的厚度的平衡均匀性。在生产环节中就应该控制好薄膜的厚度均匀性,否则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不是好的产品,好的产品应该是纵、横向厚度均匀,B0PA薄膜厚度是采用精度很高的在线非接触式测厚仪和反馈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检测和控制的。影响厚度的主要有:
(1)纵向有:
①机头温度分布是否均匀,因为机头温度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厚度较大的变化,所以首先在设备上保证机头温度分布均匀。
②挤出熔体粘度的均匀性粘度与挤出量有关系,主要保证粘度均匀才能保证挤出量稳定,达到控制厚度的目的,所以熔体在进入模头之前要充分的混合,使其进入模头后均匀、稳定;
③设备的准确性和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很重要。
(2) 影响薄膜的横向厚度均匀性的有:
①薄膜横向厚度的均匀性与模头开度(各热膨胀螺栓) 的速度稳定调节直接有关。
②薄膜横向厚度均匀性与拉伸温度有关
2) BOPA薄膜的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指的是: 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耐撕裂度和弹性模量等。
拉伸强度:这是塑料薄膜最重要的力学性能,它表示在单位面积的截面上所能承受的拉力。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拉伸倍数可以大大提高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拉伸方式和拉伸比的大小直接影响薄膜的机械强度。这一点正是B0PA膜同步生产工艺和分步生产工艺在物理性能上检测出效果不同的一个方面。异步OA级印刷膜拉伸强度比同步OA级印刷膜强度大20%,断裂伸长率也大18%左右。提高B0PA薄膜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可选用粘度偏高的树脂,粘性高表明分子量高,大分子的链段长,分子间的引力大,拉伸成膜后的机械强度相应要高一些。一般生产可拉伸的PA-6树脂的相对粘度在2.7~3.5左右,水分控制在600PPM左右为好。经烘干的原料和再造粒料的含水率在<0。1%。
1、拉伸强度:MPa (按GB/T13022---1991规定进行)
影响拉伸强度的因素:
①原料。由于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与产品性能有密切的关系,原料的相对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杂质的含量、结构状态的不同等,直接影响薄膜的拉伸强度。通常,在一定范围内,薄膜的强度是随相对分子质量提高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减小而提高的。
②生产工艺条件。加工过程中,原料降解对产品的强度影响很大,因此要特别注意挤出过程中要防止或减少原料的降解。尼龙6易水解,也应该注意干燥时出现降解的问题。防止降解主要从控制挤出机的温度着手,同时也要考虑尽量缩短原料在高温下停留的时间。
对于同一种原料来讲,拉伸强度是由分子的结晶度和取向两方面构成的。一般来说,拉伸强度随结晶度提高而增大,随取向增大而提高,因此保证分子高结晶度,高取向度,有利于提高拉伸强度。那么结晶度是什么?它又受哪些因素影响呢?结晶过程是分子由无序转变为有序的排布过程。它包括晶核生成和晶核生长两大阶段。熔点以下10-30℃范围内,是熔体由高温冷却到过冷温度区,在此区域成核速度极小,几乎为零;向下30-60℃范围内,随着温度降低,晶核增长速度很大,结晶速度迅速增大,由于成核速度较小,在此区域成核速度决定了结晶的速度;温度低于熔点60℃以下时,晶体生长速度和成核速度都比较大,出现结晶速度最大值。在玻璃化温度以上几十度时,由于分子链段重排的松弛过程滞后于温度的变化速度,虽然成核较快,但晶体生长速度随之下降,整体结晶速度并不快,这个区域晶体生长速度控制了结晶速度;玻璃化温度以下,链段被冻结,结晶速度为零。
影响结晶过程的主要因素:
①冷却速度的影响。尼龙6从熔点以上温度降到玻璃化温度以下的冷却速度,是决定尼龙6能否形成结晶、结晶的程度、晶体的形态与晶体尺寸大小的主要条件。冷却速度快,结晶时间短,结晶度就小,容易形成小而密的结晶。
②熔体温度和熔融时间的影响。一般来说,熔融温度高,熔融时间长,结晶速度慢,结晶尺寸较大,熔体冷却时晶核的生长主要为均相成核;反之,主要为异相成核、晶体尺寸小而均匀,有利于薄膜的拉伸。所以熔体流出挤出机时在较低温度下急冷,形成细小结晶,以便于有利于拉伸。
③应力作用的影响。尼龙6在挤出、拉伸过程中,受拉伸或剪切应力的作用时,有加速结晶的作用。这是因为应力使尼龙6取向产生了诱发成核的作用。此时,大分子沿受力方向伸直并形成有序区域,在有序区域形成一些"原纤",成为初级晶核。这就使结晶诱导时间大大缩短,晶核数量增加,结晶速度加快。
④低分子物、固体物质、链结构的影响。溶剂、增塑剂、水及蒸汽等低分子物质与固体杂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影响尼龙6的结晶过程。在尼龙6成型加工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会有不同程度的取向作用。取向分为熔体中大分子、链段、添加固体粒子,在剪切流动时沿流动方向的流动取向和拉伸应力的作用下,大分子、链段或微晶等沿受力方向的拉伸取向。影响取向的因素:温度和压力。
温度是通过粘度和松弛时间的作用来影响取向过程的。温度升高,粘度下降,在恒定应力的作用下,高弹形变与粘性形变都要增大,由于高弹形变增加有限,粘性形变发展却很快,有利于取向。然而,随着温度升高,大分子热运动加剧,松弛时间缩短,也会使取向程度增大,因此,有效取向是取决于两个过程的平衡结果。在实际生产中是在玻璃化温度以上熔点以下区间拉伸的,在这个温度区间,取向程度与预拉伸温度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在给定拉伸比和拉伸速度下,降低拉伸温度,分子排列形变就会增大,粘性变形就会减小,有助于提高取向度趋势。因此,在拉伸之后应该将材料快速冷却到低于玻璃化温度。骤冷速率越快保持定向程度越高。
②结构。
尼龙6的拉伸比较复杂,在拉伸过程中,有晶体的产生,也会出现结晶结构的转变和晶相的定向。而且,由于晶体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产生,拉伸过程中分子的取向能够加速结晶,因此不容易提高取向的均匀度。取向如何影响强度?结晶取向后,伸直链段数目增多,折叠链段数目减小。晶片之间的链接链段增加,使拉伸强度提高,通常随取向度提高,密度和强度都相应的提高,而伸长率则逐渐降低。
PA6熔点(Tm)一般为215℃~221℃、PA6玻璃化温度(Tg)为47~70℃。
(玻璃化温度:无定型聚合物大分子链段自由运动的最低温度。通常用Tg表示。)
2、断裂长率:%(GB/T13022-1991)
断裂伸长率:表示一定长度薄膜的单位截面承受最大拉力发生断裂时的长度减去薄膜原来长度与原来长度之比。断裂伸长率表示薄膜的韧性。
除了原料的因素外,在微观上断裂伸长率也是受到结晶和取向的影响,结晶度过高,虽然拉伸强度增加,但断裂伸长率就会降低,随着取向度的增大,伸长率是逐渐降低的。
3、直角撕裂力:mN(QB/T1130-1991)
QB/T1130-1991《塑料直角撕裂性能试验方法》适用于薄膜、薄片及其它类似的塑料材料。试验方法是将试样裁成带有90度直角口的试样,将试样夹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上,试样的受力方法与试样方向垂直。用一定速度进行拉伸,试验结果以撕裂过程中的最大力值作为直角撕裂负荷。
4、弹性模量:Mp a (GB/T1040.1-2006)
弹性模量:是一个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在弹性范围内纵向应力与纵向应变之比叫做弹性模量,也称杨氏模量。
是描述物质弹性的一个物理量, 是体积、模量、剪切模数的一个总称,即对弹性体施加一个外界作用应力后,弹体会发生形状的变化。反映了材料对力的作用和缩性变形的能力及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抵抗变形的难易程度。弹性模数越大,断裂、韧性越大。拉伸后迅速冷却使分子链段的取向被冻结起来,但分子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内应力,当温度升高(超过玻璃化温度)时,薄膜就有恢复未拉伸尺寸的趋势,即具有"弹性记忆"性。
5、抗冲击性能:GB/T8809-1988《塑料薄膜抗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适用于各种塑料薄膜抗摆锤冲击试验。试验是丈量半圆形摆锤冲击在一定速度下冲击穿过塑料膜所消耗的能量。
GB/T9639-1988《塑料薄膜和薄片抗冲击性能试验方法自由落标法》适用于塑料薄膜和厚度小于1mm的薄片。试验是在给定的自由落标冲击下,测定50%塑料薄膜和薄片试样破损时的能量。以冲击破损质量表示。
3)薄膜的光学性能:光学性能指: 雾度、透光率、光泽度
1、雾度%(GB/T2410-1980规定)
雾度:透过透明薄膜而偏离入射光方向的散射光通量与投射光通量之比,用百分比表示。雾度表示透明材料的清晰透明程度。雾度与薄膜材料本身固有性质及所用添加物有关,例如,薄膜的结晶度和取向度,添加剂的种类、粒径大小和用量等。但也与成型加工过程和环境有关。雾度主要受结晶和取向影响比较大,一般随结晶度增加,晶体增大,雾度加大;而提高取向度,雾度下降。
双向拉伸薄膜通常都采用二氧化硅作开口剂,开口剂只需在表层加入,这样薄膜中所含开口剂的量相对减少许多,对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也就小得多。一般对母料添加剂的选择和添加有特殊的要求和控制,又要有良好的透明度,同时也要考虑膜的开口性和爽滑度,开口剂量以方便薄膜收卷/放卷操作,薄膜之间不发生粘连为原则。若加量太多则会影响到薄膜的雾度加大。在这一方面,同步法生产的尼龙簿膜性能上基本上没有多大区别。
2、透光率%:(GB/T2410-1980)测定薄膜的光通量大小。雾度和透光率可采用球面雾度仪测量,量程0~100%。
3、光泽度%:(GB/T8807-1988) 表示薄膜表面平整、光滑的程度,可通过对光线的反射能力来测定。
光泽度使用光泽度仪测定,对高光泽度材料的测量采用20°折射,对中高光泽度材料常用45°折射,其量程为0~160;中等光泽度材料使用60°折射。
4)热收缩率:% (按GB/T12027--2004标准规定) 塑料薄膜的热稳定性。
主要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其热收宿率,它表征塑料薄膜在受热情况下的尺寸稳定性或者说是薄膜受热变形的程度,二是指薄膜在加工过程中的热稳定性即在结晶干燥. 熔融挤出. 拉膜过程中热降解的程度,对于薄膜的尺寸稳定性而言,主要是通过定型温度,使其结晶取向更加完善,内应力得以充分释放,同时在热定型末端要让薄膜有足够的热松弛过程,随后使之尽快冷却定型,并固定下来。这样可大大增强其热稳定性,降低其受热后的热收缩率。同步法生产的尼龙薄膜与异步法生产的尼龙簿膜,从物理检测上的另一个不同点就在于热收缩率不同,同步法生产的尼龙膜纵向热收缩率相对较小,约在1.5%左右,而横向收缩率一般小于l%。而异步法生产的尼龙膜收缩率偏大些,约在2%左右。一般检测热收缩性能有:
1、纵、横向热收缩率: 可用160℃ 30min测一般的纵、横向的收缩率(恒温箱烘烤收缩处理)。
2、±45度 角对角线热收缩率差值:(供测弓形效应大小)
3、O°、90 °度角热收缩率:测水煮蒸煮用热收缩率(2、3检测条件为120 ℃ 4Omin水煮)。
4、收缩率差值:纵、横向收缩率差值应≤0.5%,以免产生起皱、翘角。
5)表面性能:包括表面润湿张力、摩擦系数、表面粗糙度;
1、表面润湿张力(电晕):mN/m(GB/T14216-1993规定)表示塑料薄膜表面自由能的大小。
包装用塑料薄膜的最大应用领域是彩色印刷与真空镀铝。印刷和镀铝对塑料薄膜的表面润湿张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塑料薄膜表面自由能大小取决于薄膜材料本身的分子结构。聚烯烃属非极性高分子材料,其表面自由能较低,即润湿张力很小,必须对其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表面湿张力,才能进行油墨的印刷。聚酯虽是极性高分子材料,为适应高速印刷的需要,也需要进行电晕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其表面润湿张力。
润湿张力的测定一般采用配制好的不同达因水,用棉签蘸某一达因水在平放的塑料薄膜表面涂布,如在2秒钟内不收缩,可再使用标值较高达因水重试;若在2秒钟内发生收缩,则表明上一次使用的达因水所标的数字就是该薄膜的表面润湿张力。
聚烯烃处理前的表面润湿张力约为33达因/厘米,处理后增加到38达因/厘米,才能进行印刷。聚酯的表面润湿张力处理前为42达因/厘米,处理后,可达56达因/厘米。
主要是电极影响比较大,电极功率稳定,无污染,润湿张力就很容易控制。
虽然B0PA膜属于极性高聚物,其表面自由能大,表面润湿张力可达40mNm,但对于高速印刷的油墨附着力和胶粘剂粘接力来说仍需进-步提高其润湿张力。采用电晕法可通过调节施加于电极上的功率, 电极与电晕处理辊之间的距离等参数来控制塑料薄膜的表面张力。一般经过表面处理的张力可达52-56mN/m。若用于中间层的B0PA膜一定使用双面电晕处理的薄膜才能达到理想的复合牢固度,(另一面应达50mN/m)否则很容易引起复合脱层现象。一般用于高温蒸煮袋中间层的双面电晕处理的尼龙膜处理度应偏大些较理想。一般尼龙膜电晕处理度在58dyn以下, 若用于双面电晕, 两面电晕值应相差4dyn以上, 免以印刷层产生粘拉脱墨。
2、摩擦系数:摩擦系数分为:静/动摩擦系数 (GB/T10006-1988规定)
摩擦系数主要是薄膜表面的粗糙度反映。跟膜表层添加母粒数量种类有关,还和电晕有关,电晕值大,表面粗糙,摩擦系数就大。对于摩擦系数的要求是不能太小,太小膜与膜之间会发生粘连,使用时易打滑;也不能太大,太大收卷困难,不利于高速印刷。
静摩擦是指两接触表面在相对移动开始时的最大阻力与垂直施加于两个接触表面的法向力之比。动摩擦系数是指两接触表面以一定速度相对移动时的阻力与垂直施加于两个接触表面的法向力之比。
塑料薄膜的摩擦系数在制膜和制袋过程中,一方面它是薄膜开口性的量化评定指标,其次又可作为自动包装机运行速度,张力调节, 薄膜运行中磨损的参考数据之一。摩擦系数的大小可以通过添加剂的选择和用量来控制,-般B0PA膜处理面摩擦系数在0.4-0.7之间。若为自动包装产品,薄膜与设备面接触的那面其摩擦系数在0.20~0.30之间为好。摩擦系数太大薄膜使用起来阻力较大,容易产生断膜破裂现象。随着薄膜中添加剂含量的增加薄膜的摩擦系数会变小,雾度会加大。若用于高速打码用膜, 其表面动摩擦系数在0.15~0.20之间,并测膜面与金属面摩擦发热时的摩擦系数。
3、粗糙度(表面光洁度) :um (GB/T14234-1993塑料件表面粗糙度)
薄膜的表面粗糙度是包装薄膜的一个隐性指标。表面粗糙度是指薄膜表面所具有的在较小间距上的微小峰谷不平度的微观任何尺寸特征的综合评价。适当的粗糙有利于印刷和复合,它是用Ra(轮廓平均算术偏差)表示,单位是um。薄膜的粗糙度对浅网印刷尤为重要,过于粗糙会造成油墨、胶粘剂不能填满凹穴,影响薄膜两者间的结合力而导致分层。
对于胶液或油墨,填平凹凸不平的膜外表面网穴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对于膜的表面光洁度(粗糙度)要求就更严格些。以往,一般薄膜表面粗糙度控制在 Ra=0.08~0.16um。由于无溶剂上胶量少,那么对于用于无溶剂复合用的薄膜表面粗糙度应有所减少。
6)阻隔性能:阻隔性能是B0PA膜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主要有透氧、透湿率;
1、氧气透过量:(GB/T1038--2000)cm3/m2.d.pa (阻隔性) 以15um计算;
阻隔性是指塑料薄膜阻止氧气. 水蒸气透过塑料薄膜的能力,最常关注的是氧气透过率和水汽透过率。阻隔性直接影响被包装物的保质期。阻隔性与塑料材料的固有化学结构有关,根据塑料材料的不同,有高阻隔, 中阻隔及低阻隔之分。无论是异步法或同步法生产的尼龙簿膜,其水蒸气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基本相同。
目前,国内通常应用的透气性试验方法是GB/T1038-2000《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试验仪器由低压腔和高压腔组成。测试时将薄膜试样贴在高压腔与低压腔之间,两腔密闭后用真空泵抽真空,然后向高压腔内充1个大气压的试验气体,通过测量低压腔的压力增量来计算气体的透过率。
B0PA薄膜属于高阻隔材料,如果在其表面通过真空镀铝工艺,镀上一层极薄的铝层或涂上一层PVDC材料就可以极大地提高B0PA薄膜的阻隔性。但是B0PA是一种吸湿性极强的薄膜,-旦吸湿其阻隔性能大大下降,并且薄膜会收缩变形而影响到印刷套印准确率、制袋前后片错位,严重会使复合牢固度降低,务必引起注意。一般使用尼龙膜最好在23℃左右,干湿度在65%左右,若干湿度差在80%以上一般不要进行复合生产,以免因水分太高引起印刷和复合质量问题。一般湿度较高的天气使用尼龙膜生产可开启印复设备的预热系统,先将水分烘干再生产。或在生产前将尼龙膜放在熟化室1至2小时后再投入生产效果会好些,测透氧率不但要测常态下的,更要测耐高温高湿后含水率在80%RH时的透氧率。
2、阻隔水蒸气性能 :
透湿法的试验按GB/T1037-2000《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规定进行。温度23±1℃,相对湿度(90±2)%。
该方法适用于塑料薄膜、复合塑料薄膜、片材和人造革等材料。被测试样在规定的温度、相对温度条件下,将试样用混合的石蜡和蜂蜡封在透湿杯上,杯内装一定量的干燥剂,试样的两端保持一定的水蒸气压差。称量封好试样在试验前和加湿后重量的变化,其增量即水蒸气透过量。
GB/T6981-2003《软包装容器透湿度试验方法》适用于密封的软包装容器,将干燥剂装进被测容器中,将其密闭,然后置于规定的温湿度条件下,经一定的时间试样增重的量,即水蒸气透过量。
一般按照日本JlSZ--1707透氧分级办法,阻隔材料分为11级,尼龙6在湿度<65%时可达5级而湿度达90%时降为6级氧气透过量是5级的一倍以上。
常用的包装材料阻隔性能从优到劣次序排列为:
铝箔--MA-PVDC--EVOH-一PVDC--PA--PET--PP--PE。

7) 卫生性能:应GB16332标准规定。
1 、 异味、残留溶剂量:按GB/T10004--2008标准, 水分含量1.5~2.5%不得超过3%。
2、 卫生性能: 按GB/T16332--1996规定进行。
3、3PA6卫生指标:按GB16331--1996食品包装材料用尼龙6树脂卫生标准。
包装材料的卫生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国际貿易中,很多国家禁止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进进市场,如对重金属,溶剂残留等等的含量,各国都有所限制。我国对有关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性能也有很多规定。用于BOPA包装材料卫生性能的检验方法标准常用的有:GB/T10004---2008、GB/T16331---1996、GB/T16332---1996,这些标准主要规定了BOPA薄膜对食品包装材料的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脱色性的实验方法。将按一定比例、在一定温度的水、乙醇、乙酸、正己烷中浸泡一定时间,获得浸泡液。这些液体分别模拟包装材料接触的水、醋类、酒类、油类的试验结果。
(来自:包装园地软包装)